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师资建设 >> 【班主任节】亚洲博彩网站(技师学院)班主任风采之张清峰——愿化微光 行以致远

【班主任节】亚洲博彩网站(技师学院)班主任风采之张清峰——愿化微光 行以致远

2024/01/15
浏览量:

为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

展示班主任风采

我校遴选部分优秀教师的

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推介

记录他们执教的“最美”瞬间。


教师风采

        题记:《礼记·学记》道:“师者匠心,止于至善;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。”

        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,每一次做班主任,都是一次痛并快乐的修行,是一场伴着泪水的幸福旅程。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孩子们心灵的灌溉。在工作中,张清峰老师始终秉承一颗包容的心和一双欣赏的眼睛,用父爱式的严格、母爱式的温柔、友情式的平等,不断给予肯定,给予支持,营造一种充满爱的、支撑性的、包容性的成长环境,教育引领他们迈向出彩的人生舞台。


心怀暖,润物无声

        一个赞赏的大拇指,一句贴心的小纸条,一条诚恳的建议,一句严厉的批评都饱含着她对同学们的细腻关爱。她鼓励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成长。无论是内向羞涩,还是调皮折腾,无论是文武双全,还是平凡无奇,在她眼中,都是独一无二、闪闪发光的存在,她用耐心、细心和爱心与他们共同探索,也期待着和他们一起构筑出彩人生。

        把特别的“爱”给特殊的学生。班级有个从不说话的小宇,开学初不想上学,一个人形单影只,作业如天书,内务一团糟,被告状是常事,但她从来没有放弃,勤于与家长沟通,共同商量对策,有鼓励、有表扬、不免批评,更多的是信任。

        每天和小宇简短的交流无处不在,有时在餐厅,有时在操场,有时在宿舍。小宇,吃饭了吗?他笑着摇摇头。张老师随机指定身边同学陪他吃饭!开学第三天,在办公桌的水杯底下发现一张小纸条:老师,食堂的粥挺好吃!灵光一闪,纸条成为师生沟通的秘密武器。通过小纸条,张老师走进小宇的内心,原来,小宇虽然表达不好,但他也关注班级,渴望友情。这样特别的孩子,更需要特别的爱!

        为了让小宇融入集体,有所成长!张老师在班级召开《“悦纳不完美的你”》的主题班会,让同学们懂的我们都是不完美的,正视自己,悦纳独特的自己和独特的同学。在班里的图书角放置了一个盒子,取名“心灵之桥”,专门让同学们表达生活和学习中的烦恼、对班级意见和建议,每天晚自习后由生活委员开启宝盒,把美丽的“情书”分发给主人。通过这个小小的媒介让小宇和同学们走近彼此,让同学们迅速融入职中的学习生活中,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,构筑和谐温暖的班风。


行以道,规矩方圆

        在班主任工作中,张老师始终如一的勤跟班、勤进班,早晨与学生一道跑操,晚上送孩子就寝。每节课间进教室,时时与学生交流,对班级常规的狠抓不懈,让爱心在严中渗透,让学生在严慈相济中健康成长。她与学生共同准备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,增强了班级凝聚力。“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,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”。巧用班级积分表彰,一天一小结,一周一表彰。通过个人积分,宿舍积分激励学生,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。在她的长期引领下,班上的学习氛围日渐浓厚,每天三次课前朗读,入耳的是琅琅读书声;自习课,同学们自主写作业。早中晚同学们分工合作,把教室打扫干净,朗读有领读,卫生有检查,作业有督促,就餐有领队,有人关窗锁门,有人关灯查寝,真正达到了班级自主管理。

        渐渐的打闹捣乱的少了,听讲学习的多了,班风渐正,学风日浓,师生共建一个温馨愉快,包容正直的集体。   


化微光,筑梦前行

        匠人,把自己的手艺当作一种信念,用尽毕生的心血追求极致,但这也意味着要耐得住嘈杂世界的干扰、慢工细作的寂寞。教育,看似重复劳动,实则是一项与时俱进、创造性极强的工作。师者,也应像工匠一样热爱自己的事业,不断打磨和锤炼自己的技艺,以便能在充满变数的时代保有竞争力,到达心之所向。

        在教育教学中,张清峰老师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过程是自我学习、自我探索、自我提高的过程。她不断地涉猎班主任书籍,读过《我这样做班主任》、《让梦想开花》、《教育是心灵的艺术》、《用心灵赢得心灵》等相关书籍。自己撰写德育、教学论文和案例,多次获奖,并在刊物上公开发表。张老师认为“爱心,是燃烧的火,会让绝望的心灵重新点燃”,而自己就是一豆烛光,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永葆光亮,温暖。一点一滴,一言一行,张老师如微茫,引领学生逐梦前行,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,像一株株向日葵,永远追随光的方向,向阳而生。

        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。她用热爱和智慧陪伴学生。二十多年的教育时光,韶华虽远去,初心却依旧。教育的路上,她愿意怀一腔赤诚,坚守育人初心。


        供稿:学生处

        编辑:杨 航    校对:杨 静

        责编:马 骥